取名不止为辨认
说起为什么要给自己起个名字,按古老的说法儿理由很简单,白天的时候,光线充足,谁与谁好辨认,到了夜晚没有灯,缺乏光亮,人们相遇难以分辨,便用口探问,被问者要回答自己是谁,故而要起个名。姓名从一产生就具有排他性,不然就起不到辨认的作用。
起名的方式与住地习俗、社会背景、生活环境等等方面有关系。
2000年是楼兰古城遗址被发现100周年。此地是去西域(波斯、印度、罗马)的必经之路。生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土生土长的罗布村民奥尔得克说,按照罗布人的习俗,婴儿出生时,父亲开门第一眼看到的东西就是婴儿的名字。奥尔得克出生时,父亲开门第一眼看到的是天上飞过的一只野鸭子,罗布方言野鸭子叫奥尔得克,于是婴儿就取名叫奥尔得克。
唐朝元和年间,诗人卢仝生了个男孩儿,起名叫“添丁”。当时,男孩长到20岁即叫“成丁”,可以胜任畎亩之劳,应征为国家充当力役和兵役。说白了,就是生这男孩,是给国家增加了一个壮劳力。韩愈听说后,写了一首诗:“去年生儿名添丁,当令与国流耘耔。国家丁口连四海,岂无农夫亲耒耜?”意思是说,应让孩子更有作为。
后来成为爱国将领的冯玉祥,原名叫冯基善。当初,他是补缺入伍的。光绪18年,营里有个姓苗的热心人,听到部队有个缺额,要补个名,怕一去问,耽搁了时间,被别人挤了空子,于是就说:“我知道,用不着问”他随手写了“冯玉祥”三个字。别人为他临时撰的名字,就这么着歪打正着了。
朱洗是我国著名的实验生物学家,1920年,他赴法勤工俭学前,家人给他借了一笔钱,本来是够上学用的。可是,和他一起赴法的一个浙江同乡,因为贫困,又身染重病,朱洗便分了一半钱给他,而自己却陷入贫穷的境地,一贫如洗。他说,我原来叫“玉文”,现在身无片玉,还叫什么“玉文”?就叫“朱洗”。
李宗仁夫人胡友松坦言身世,她说:“我姓胡是因为我的生母是30年代著名演员胡蝶。小时候母亲再三叮嘱我‘只有母亲,没有父亲。’我最初的名字叫胡若梅,是我母亲给起的。希望我像梅花一样能经得起风霜的考验。后来,我上学时生活非常艰难,便自取姓名叫胡友松,勉励自己能像松柏一样意志坚强。‘文革’期间,我上过‘五七’干校,有关领导不想让世人知道我的真实身份,建议我改个名字。于是我便改叫王曦,晨曦的曦,意思是新生活的开始,光明就在后头。”
那么,胡友松的母亲“胡蝶”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?上海“大世界”游艺场老板黄楚九,创办了一所中华电影学校。有位胡蝶女士也被录取了。一个从广东赶来报考的17岁少女胡瑞华,因校方考期已过,名额已满,拒绝招收。胡瑞华不肯就此离去,苦苦向老板要求。黄楚九和戏曲家洪深、顾正秋等人在场,见这位少女不但态度诚恳,而且仪表端正,举止大方,身材匀称,两只乌黑的眼睛闪着青春的活力,是个天赋极好的演员,有心收留。恰好这时,胡蝶的丈夫严芙蓉带着家人赶来,向校方索回胡蝶照片,撕毁胡蝶的准考证和入学通知书,阻止胡蝶入校。胡蝶当众斥责她丈夫,严芙蓉一气之下,用香烟烫伤胡蝶的面部,强行将她拉上汽车回家,并扬言要以“拐骗有夫之妇”罪控告校方。在场众人十分气愤,随即将胡瑞华破格招收,免考入学,改名胡蝶,以填胡蝶之缺。
“胡蝶”进步很快,她主演的《歌女与红牡丹》轰动一时,风靡南洋。而严芙蓉的夫人胡蝶,每从报刊上、银幕上见到听到“胡蝶”二字,像针扎一样的心痛,随后改名为“胡送蝶”。抗战期间,胡送蝶在重庆曾去拜望过“胡蝶”,两人相见,异常亲热。
如果说韩非“并非演员”,人们一定感到诧异。韩非原名韩幼止,学名韩春霖。1939年夏天的一个晚上,忽然隔壁大戏院走来几个人拍拍韩非的肩膀:“朋友帮个忙!”说着就把他拉进戏院的化妆室。原来《中法剧社》正上演《阿Q正传》,戏快开演了,一个演员还没来,这下急坏了剧务和导演,此时有人想起常在隔壁说一口漂亮京腔的青年,于是赶快把他拖来顶缺,韩非凭自己灵敏的反映和看戏经验的积累,居然把这个角色演得活灵活现,立即受到导演和观众的好评。剧团收纳了他,问他登广告用什么名字,他信口说道:“我并非演员,就用‘非’吧。”从此,韩非的名字就逐渐为广大观众所熟悉了。
您可能有兴趣阅读:
更多起名文章更多>>
推荐内容
- ·军阀为什么都喜欢取绰号
在中国近代大小军阀中,张宗昌要算名声最差的一位,文化程度最低,竟出版过一本《效坤诗抄》,俗不可耐,成为笑柄。段祺瑞有一奇怪的生理特点,一...[详细]
- ·古代取名都按家谱排
家谱有传承教化的作用,谱名是记载家谱的名字。家族制兴起之后,为了便于明确族内世系和区别同姓外族,各族家谱大都规定了本族的字辈谱,族众均需...[详细]